大发体育在线_bob电竞官方下载-彩票|官网

图片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聚焦数智化转型 赋能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 时间:2024-07-24 点击数:

教育部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课堂革命”不仅是心灵的革命、观念的革命、行为的革命,也是一场技术的革命。近年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新时代课程数智化转型新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传统课堂生态的根本性变革,赋能课堂改革取得新成效。

基于泛在学习,夯实“3I”混合式教学数字基座

学校以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建设为契机,打造集成化(Integrated)、智能化(Intelligent)、国际化(International)的“3I”教学数字基座。一是升级集成化的校园教学环境。作为广西首批职业院校信息化标杆校,学校在无线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优化智慧设施配置,建成高速、安全的智慧校园系统。引入AI分析、数字孪生等新兴信息技术,建成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训室30多间。二是构建智能化的“一平三端”大平台。学校整合了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随堂评课APP、课堂分析平台等系统,通过教师端、学生端和管理端均可一键进入相应的教、学、管空间,打破了传统教学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教学管评的效率。三是开发国际化的优质数字资源。构建“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优质资源建设体系,依托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在线精品课程以及自治区级、校级资源库和课程项目,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双语国际化课程和教学资源包,形成“课课有资源,人人能共享”的优质资源开发应用模式。

基于数字支撑,构建“虚实结合、四步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

学校对接区域涉农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在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等专业,利用虚拟现实、AI、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校企协同创设“实时化企业场景、虚拟化实训场景、标准化实操场景”三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环境,依托六堡茶非遗技艺大师工作室、物流管理和现代茶业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教学环境建设,拓展了实践场域;创建空中课堂、虚拟课堂、实操课堂、企业课堂四类课堂,将企业典型生产项目转换为教学项目,以核心能力训练为重点,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法改革,形成了将“德技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职业认知、应用初探、综合提升、创新赋能学生职业素养“四步提升”的教学模式。

基于智能分析,创新增值性的混合式教学评价方法

一是实施教学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由教师、学生、同行、二级学院和学校督导构成教学质量评价主体,依据混合式教学规范,利用课堂监控系统和原创评教APP采取随堂评、在线评、系统评、跟踪评等评价方式,进行教学全周期的立体化评估。以增值性评价为导向,对混合式课程建设给予绩效奖励,有效驱动教师混合式教学改革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二是基于数据分析实现评价智能化。借助大平台的数据分析,进行课堂全方位的实时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自动生成课堂教学、学生评教、同行听课、二级学院自查和教学督导“五报告”,为教师提供“诊断书”,促进自我反思,激励教学改革;为二级学院提供“听诊器”,预警教学问题,引导良性成长;为学校提供“导航仪”,监控育人质量,加强教学管理。

近年来,学校数智化转型赋能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数智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发展,教育理念、方法和形态创新变革,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真正实现了数智技术为教育赋能。

区内职业教育领域引领示范作用强。截至目前,学校主持建成“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3项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4项自治区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3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8门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受广西教育部门委托,牵头开发了广西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平台为载体,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在省域内其他职业院校的移植。

社会服务认可度高、受益面广。学校依托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及精品课程平台,47门优质线上课程在全国72所职业院校得到应用。截至2023年9月,“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资源库的总用户数已超15万人,取得了良好的推广效果。成果在国内51所高校、24个行业企业进行推广,受益人数超过16万人,在重大会议上分享13次。

面向东盟的课程辐射面广。经校内改革实践,学校教学资源建设能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依托中国—泰国智造现代工匠学院、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共享课程平台等,面向东盟多个国家输出优质课程资源、职业技能标准。学校已建成自治区级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课程8门、培训资源包14个,带动广西职业教育优质资源“走出去”。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黄永春)


版权所有: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梅山中路56号 邮编:237011  联系电话:0564-3383023 邮箱:sgb@acdt.edu.cn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