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搜索信息:
 首页  学校工作动态  校务公开项目  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机构  校务公开目录  学校首页  党务公开网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工作要点
2023-03-09 16:26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推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落地见效的攻坚之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发体育在线_bob电竞官方下载-彩票|官网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两高一本”建设目标,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育训并举法定职责,突出军民融合、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围绕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人才队伍、高水平教科研成果、高质量人才培养等重点建设任务,强化治理水平、资源条件、校园文化等支撑保障,着力转变观念、守正创新、攻坚克难、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迈新台阶实际行动迎接党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1、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发体育在线_bob电竞官方下载-彩票|官网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把“两个确立”融入师生血脉、付诸行动,更加坚定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出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方案》,开展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专项行动,汇聚师生喜迎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三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化“四史”教育,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落实党委、总支、支部级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做好中层干部、党务干部集中培训工作。

2、深入推进党建统领工程一是以提升干部执行力为切入点,遴选一批标杆党总支、样板支部、党员先锋示范岗,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坚强战斗堡垒,引导广大党员在岗位上当先锋、作表率。二是强化党建统领,完成基层党组织调整换届,扎实推进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和党建工作“领航计划”,持续深化“党建+”项目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党建引领事业发展能力。

3、持续提升思政工作质量。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落实《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积极参加全省思政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深入推进专业思政、课程思政建设,立项建设10门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二是推进“三全育人”试点校建设,进一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开展“道德讲堂”“我们的节日”等品牌活动,扎实推进文明校园建设。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特点、新动向,健全压实责任链条,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4、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出台学校党委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实施意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落细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突出重点领域、时段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扎实推进警示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三是落实《大发体育在线_bob电竞官方下载-彩票|官网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机制的指导意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四是出台干部作风建设行动方案,重点解决工作不作为、不担当、不进取、不务实、不守信、不知止的“六不”现象,真正做到工作对标对表、有求必应、真心真情、求真抓实、知敬畏守底线。

二、全面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聚力培育办学优势特色

5、实施提质培优攻坚行动。一是贯彻落实《安徽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订学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实行目标责任制,明确年度目标、工作指标和推进措施,强化项目的过程管理和综合评价。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项目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国家级标志性成果“揭榜挂帅”工程和教科研项目差异化资助政策,全力培育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力争在“十四五”规划教材、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培育上取得突破。

6、聚焦省域高水平大学创建。一是对标《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标准(修订版)》,制订达标建设方案,确保高质量通过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验收。二是落实国家和省《大发体育在线_bob电竞官方下载-彩票|官网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扎实推进省域高水平大学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落地,细化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推动双高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三是深化与皖西学院的全方位合作,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全面提升专升本联合培养质量。四是对标《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优势专业申办本科达标创建工程。

7、强化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一是围绕安徽“三地一区”建设,立足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建立专业群设置精准对接行业产业布局、专业群建设精准融入产业发展、行业发展精准指导专业群建设、专业标准精准对接岗位标准的“四精贯通”动态调整联动机制,新办集成电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十大新兴产业急需专业。二是破除内部壁垒,发挥专业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以国家骨干专业和省级特色优势专业为核心,组群建设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商务和智能建造等专业群。三是加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4个优势专业群的建设力度,培育优势特色,为创建省域高水平专业群夯实基础。

8、加强军民融合教育基地建设。一是聚焦智能制造、预警探测、信息对抗等军民融合产业人才需求,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学院,打造飞机机电设备维修、船舶电子电气技术等军地两用特色专业,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二是系统构建军事理论课、军事训练、国防教育大讲堂、国防教育实践活动等国防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是着力推进军民融合工匠人才、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开展大国(江淮)工匠绝技绝活技能技艺标准化研究,开发信息化、模块化网络(MOOC)课程资源

三、全面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9、全面实施德智体美劳五大行动。一是实施德育铸魂、智育提质、体育融合、美育熏陶、劳育促进五大行动,大力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育高度融合。二是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实现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0%以上。三是建立“艺术基础知识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艺术教学模式改革,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确保所有学生修满2个艺术课程学分。四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每学年分专业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周,建好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10、持续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深化“双主体(校企协同育人)、全过程(人才培养各环节)、五融合(生产任务与教学任务融合、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融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合、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是坚持因材施教,探索多元人才培养路径,建立卓越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组建“职教创新班”、“卓越工匠班”,推进学生职本升学与高端就业并举并重。三是实施专业群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基础共享、核心分立、拓展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聚力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11、扎实推动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一是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力度,全面引进各类人才60人以上,实现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比例超过50%,实现每个专业群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打造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3个及以上,培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及以上。二是严把教材选用关,鼓励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积极推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新增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教材12门以上。三是推动课堂革命,开展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模块化教学、混合式教学等多样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施教考分离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四是扎实推进“双基”标准化建设。

12、推进岗课赛证协同融合。一是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统筹生产性实训基地、厂中校、校中厂等基地建设,一体化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实践课程,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二是完善院、校、省、国家四级技能大赛机制,确保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覆盖,40周岁以下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或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大赛全覆盖,全年省级比赛获奖数达50个以上,力争全国大赛获奖数达10个以上。三是深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将X证书考核内容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课程考核有效衔接。

四、持续深化办学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13、全面提升科研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助力技能安徽建设,聚焦军民融合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精尖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培训等领域,大力开展新技术技能培训、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新产品研发,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确保技术服务到款额有大幅度增长。二是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整合校内各类社会服务资源,开发社会服务项目和培训课程,实现社会服务规模与学历教育规模相当。三是面向社会搭建包含专科、本科在内进阶式的继续教育学历提升服务体系,实现继续教育规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1/2以上。四是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巩固太平村脱贫攻坚成果,帮扶推进太平村有效实施乡村振兴。

14、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是大力推动安徽国防科技职教集团建设,落实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建设任务。二是依托集团成员单位共建产业学院3个以上,努力实现产业学院人力资源、数据资源、项目资源、场地设施共建共享、实体运作。三是围绕人才培养、科研项目研究、技术工艺改良、新产品研发及专利项目申报等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互利双赢机制,推动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四是探索搭建校企双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无缝衔接。

15、持续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一是积极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与区域优质中职学校联合组建分院,一体化培养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是组建院校间学分认定联盟,建立一套完善的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制度和标准体系,实施以课程为基础的学分认定和转换,推动中高职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衔接贯通。

五、持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16、深化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一是持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以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为重点的人力、物力、财力分配机制,激发人才和办学活力。二是以学校章程为依托,全面依法依规治校,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提速增效,建立重大需求快速反应、重点工作协同推进机制。三是全力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干部进修培训,注重对业务骨干、优秀专业人才的压担历练,有计划开展挂职锻炼、交流轮岗,切实提升干部管校治校能力水平。

17、加强招生就业联动机制建设。一是建立专业化招生团队,精心组织各类校园宣讲活动,加大重点生源基地建设,激励干部职工全力做好招生宣传,实现全年到校新生2800人以上。二是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分类考试招生,强化校企合作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建设,落实二级学院校企、校校合作招生责任,持续稳定学校办学规模。三是精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优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拓展优质就业企业,办好校园招聘活动,确保毕业生就业率、省内就业率、专业对口率、满意率分别达96%、70%、65%和90%以上,争创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四是助力创业安徽建设,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创新创业实践环境,积极开展创业培训,规模性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众创空间入驻项目孵化存活率和毕业生创业率

18、不断加强学生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持续推进“1+N”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加强学生日常文明行为教育与管理,杜绝欺凌行为,开展建筑屋内抽烟等不文明行为专项整治。二是实施辅导员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班风、学风建设;建立学生管理服务一站式平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查工作,提升学生服务满意度。三是探索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方式改革,以加强寝室卫生管理为切入点,营造浓厚的寝室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服务自我。四是持续做好学生评优评先和帮困助学工作,争创省级学生资助工作优秀院校。加强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积极争创全省征兵先进和双拥先进单位。

19、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一是全面完善学校“十四”目标链、标准链、制度链,优化各层面质量标准,持续推动诊改平台建设,开展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五个层面诊改。二是全面加强学校教育统计工作,实现数据采集填报常态化,做到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数据、实训仪器设备数据等数据实时采集,组织做好学校教育事业统计工作。三是实施校院两级适应社会需求能力报告、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和就业创业质量年报制度,统筹做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

六、全面加强保障机制建设,持续改善办学基本条件

20、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坚决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完善学校“两案九制”,压实部门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六个一律”工作要求,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严格实施学校春季、秋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做好校园环境整治和防控物资储备,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确保师生返校安全、有序。三是突出重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加强季节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持续做好疫苗及加强针的接种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

21、加强校园基础保障建设。一是做好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工作,科学编制电力配套、附属工程、室内装修等设计方案,确保年内竣工使用。二是做好新校区建设工作,确保年内完成项目报批、征地等工作;做好田径运动场、中心广场道路等改造工作。三是做好食堂食品安全、伙食质量、服务质量及学校超市等商铺的监管工作,确保食品安全卫生,积极争创省市餐饮行业荣誉。四是发挥图书馆文化阵地作用,加大党的创新理论图书购置力度,提高电子资源使用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加强应用系统应用集成,优先建设便民服务应用系统,强化网络安全建设,创建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

22、全力做好财务国资审计工作。一是建立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全过程财务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内控机制,推进财务公开,提高预算执行进度,提升财务工作质量和保障能力。二是加强国资管理工作,着力加强项目库建设与管理,完善项目采购管理制度体系,规范项目立项与论证工作,提高项目建设效益。三是开展迎接省级经济责任审计自查自纠工作,高质量完成配合审计及审计整改工作。

23、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一是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工作方案,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健全安全稳定综合防控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二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安全稳定工作组织,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压实部门安全责任及隐患风险点管理,做好重要节点、重点部位校园安全稳定管理。三是完善定期开展消防、用电等安全隐患自查互查机制,做到隐患整改及时到位。四是持续抓好实验实训室、校园设施设备和在建项目的安全管理,争创省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七、加强群团组织建设,提升群团组织改革活力

24、全面推动工会组织改革创新。一是按期召开教职工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持续深化校院两级工会组织改革,充分发挥二级教代会作用,加大对二级分会的资金支持,增强分会工作活力。二是加强与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科技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扎实开展劳动竞赛和评优表彰活动,激励广大职工创先争优、建功立业。三是关心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做好困难职工帮扶、传统节日及职工生日慰问工作。做好离退休和关工委工作。

25、加强团学组织改革创新。一是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从严治团,推进共青团组织综合改革,组织召开团员代表大会,发挥好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二是切实加强学生会、学生社团管理,规范团学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培训,规范主题团日活动,聚焦学生会主责主业,提升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能力。三是完善学生素质拓展办法,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梅山中路56号 邮编:237011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